小b休息蠻長的時間,很久沒有分享新的文章了,又因為疫情的因素
更是拉長了不少的時間,最近想找回寫文的感覺,在年後收到了一封郵件
看到書籍的試用分享徵文,這一本『法庭上的偽科學』吸引到我的目光
想說去報名看看,沒有想到有被選上喔,幾天後就收到了這本熱騰騰的書籍
小b很喜歡看考古加科學的混合體影集或者小說類型的書
印象最深的是05年的美劇〝BONES〞,雖然它是罪案的題材,
不過除了有新的題材外,偶爾也有加了點考古題材在裏面
就像這本『法庭上的偽科學』,它是用案例的說明,再用破案的結果來分析
從早期的司法審案中分析科學的證據,也用證據來打臉破案的結果
從書本的介紹來看,原來〝證據〞也有可能是偽裝的,不能用單一的眼光
來看整件事的原委,像第一部是從咬痕來開始說明偽科學的證據
原來齒痕有可能因為氣溫、狀態、人為等等的因素而會有不同的呈現
第二部是以 DNA 做主題來說明,小B原本的看法是DNA總不會有錯了吧
但看完之後,發現鑑定DNA的方式,如果是在侷限的鑑定之下
也會有不同的答案出來,所以應該是要多接受不同的想法和看法
到了第三部從〝科學的證據〞再一一分析所謂的科學證據不過是
人所創造出的證據並不是事實,不是證據就是無敵的,就是正確的
小B在看到第三部的第一章尾段時,看到一段文字覺得寫的很讚
『人所知道誇大的證詞並不是蔓延出去,而是常態了,嚴重依賴〝人為詮釋〞
或者是所稱之訓練和經驗了』,這句話讓小b深有同感
有許多的事,都是過份依賴經驗,不是說經驗不好,而是要有所變化
畢竟這個世界也是不斷的在改變,人要有所變才會跟世界同步
小B在看完這本『法庭上的偽科學』,覺得有些事情、證據如果沒有細心的
去比對、去了解,甚至仔細的去储存,我想事情就不會有花開分明的一天
小B在前面有寫到,小B喜歡看考古類型的影集,或者是小小事物的分析
因為可以從這些的影集或者是小事物,去了解到為什麼會有那樣的結果
像COLD CASE FILE就是從之前無解的案件,再去分析,再去尋找答案
讓沉睡的案件也看得到光明的一天,所以說證據和人為詮釋並不能同為等號